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用“艺享乡村”解锁幸福振兴路

2025年07月17日 来源:央广网

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黄河“几字湾”东岸的曙光村,正以文化为钥开启乡村振兴新篇。这个有着286户560人的村落凭借一场场热闹的文化活动、一项项创新的治理举措,成为乡村振兴的“明星村”。

四季节庆里的治理智慧

曙光村深挖传统节日内涵,打造“月月有主题、季季有亮点”的文化活动,让村民在欢乐中感受文化魅力。春节“文化惠民”,书法家现场书写融入乡村振兴主题的创意春联,非遗花馍展、乌兰牧骑歌舞表演让年味更浓;元宵节“文化进万家”,猜灯谜、踢毽子、套圈等趣味游戏与文艺演出结合,热腾腾的汤圆让节日暖意融融;清明节“文明新风”,推广鲜花祭祀、网络祭祀,减少环境污染,让祭扫更绿色;端午节“粽心共建”,百家粽子宴、五彩绳编织热闹非凡,同步开展敬老爱老志愿服务,让民俗更有温度。“以前过节就是吃顿饭,现在村里活动多,大家聚在一起特别开心!”村民王大爷笑着说。

非遗手艺淌出发展活水

曙光村将非遗技艺融入乡村生活,让古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花馍技艺传承,非遗传承人高静现场教学,村民学做“福寿桃”“吉祥鱼”等造型,短视频传播让花馍火出圈。

“没想到老手艺还能这么受欢迎,现在不少人结婚、孩子百日宴专门来订购!”村民李阿姨自豪地说。手工编织创新,编织达人李海霞教授提篮、绳结技法,帮助村内妇女掌握新技能,增加收入来源;面塑民俗复兴,老年人向年轻人传授捏面人技艺,生肖、花卉造型栩栩如生,民俗故事让文化代代相传。

七彩积分撬动治理杠杆

曙光村创新推出“七彩积分制”,用积分激励村民参与乡村治理,让文明行为“有分值”、积分兑换“有价值”。这套积分制将文化活动、志愿行为量化,“活力金”积分:鼓励村民参与志愿服务,200余人通过“移风易俗”活动赚积分,村民会议到会率大幅提升;“希望紫”积分:学习声乐、太极、手工课积分,80人次参与培训,为乡村储备人才;“和谐银”积分:邻里互助可积分,村民刘凤林因调解纠纷获积分,带动“有事大家帮”新风尚。

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幸福小院”就餐权益,2025年一季度兑换物品超100件,70%家庭参与其中。“积分就像‘文明存折’,做好事还能换实惠!”村民张大姐点赞道:“我家80分,能换大米还能评‘文明家庭’。”

巾帼服务润民心 织密养老幸福网

曙光村以文化“新常态”破题乡村“老难题”,探索出“文化滋养—治理高效—民生幸福”的良性循环。每周一,“巾帼志愿服务队”服务队的红马甲穿梭村巷,10名志愿者为老人建健康档案,连用药习惯都详细记录;上门办养老认证时,顺手收拾院子。

“李大爷说想吃糖糕,第二天我们就带食材去做。”志愿者小张的手机存着32位老人的“心愿清单”。“爱在520”活动令人动容。志愿者为环卫工夫妻补拍婚纱照,王大叔穿西装时紧张的模样被定格。

如今每月的高龄老人“集体生日会”成“情感加油站”,曙光村“巾帼志愿服务队”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编织了一张覆盖全村的“暖心网”。

责任编辑:吴青
相关推荐
用“艺享乡村”解锁幸福振兴路

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黄河“几字湾”东岸的曙光村,正以文化为钥开启乡村振兴新篇。这个有着286户560人的村落凭借一场场热闹的文化活动、一项项创新的治理举措,成为乡村振兴的“明星村”。[详细]

构建乡村振兴立体支持体系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从农发行湖南永州市分行获悉,该行从服务粮食安全、支持农业产业链、强化环境治理、支持传统村落保护等方面发力,构建乡村振兴立体支持体系,持续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详细]

乡村全面振兴的民权样本

近年来,民权县大力实施“金土地计划”,重点培育壮大面、肉、油、乳、果蔬等产业,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持续推动全县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