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丰收节里话“三农”!如何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2025年09月30日 来源:人民政协网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一场共话服务“三农”的界别协商会在重庆市政协举行。释放乡村发展新活力、拓宽联农带农富农渠道、提升乡村振兴主力军队伍水平……来自农业等界别的委员们围绕“优化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主题踊跃建言。

此前,市政协农业农村委牵头组织6个专题小组,深入区县田间地头、经营主体和农户家中开展了为期数月的调研。如何改善农业经营主体“小散弱”?如何应对政策体系“碎片化”?如何破解集体资产“盘活难”?委员们从不同维度研究梳理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发言直击“要害”,聚焦“关键”——

市政协常委、市农科院院长苟小红建议,深化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集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主体﹢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联合社”等多种模式,提升联农带农实效。

“强化乡村特色产业联农机制,更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唐双福建议,把“土特产”比较优势做大、农产品加工业“头羊”做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做精。立足资源禀赋,精选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潜力的主导产业,集中力量培育好重庆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巴字号土特产金招牌”。

近年来,重庆金融业持续下沉“三农”服务重心,助力乡村振兴质效显著提升。“创新金融助农服务机制,提高乡村发展要素保障能力。”市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庆市分行行长李楠建议,深化粮食安全与富民产业的金融供给体系,紧扣特色农产品融资需求,创新“土特产”融资模式和金融产品;聚焦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持续开展重点农业产业链金融链长制行动。

围绕优化和完善机制,来自各区县的委员们也带来了基层一线的呼声:

市政协委员、垫江县政协主席郑小波建议,优化农民培训培育机制,加大精准化供需对接、均衡化资源配置,确保“培训设备到村、实训指导到户”;创新多元化就业培训,提高实践教学占比,推广“田间课堂”“企业实训”等模式,让农村学员在“学中做、做中学”。

市政协委员、渝北区政协主席颜其勇建议,构建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盘活机制,参照现代企业运营制度,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以资产参股、委托管理等形式盘活利用集体经营性资产;推广“强村公司﹢社会资本”等模式,激发市场活力。

市政协委员、城口县政协主席何国兵建议,整合政策支农扶农机制,探索建立统筹支农扶农政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促进部门间政策协同、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协调解决支农扶农政策落实中的重大事项和问题,形成权责清晰、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

委员们一致认为,联农带农富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要聚焦“联得紧”,建好主体培育、利益联结、约束激励机制;聚焦“带得稳”,做大特色产业、做优就业培训、做实资产盘活;聚焦“收益久”,强化模式推广、政策支农、人才支撑、风险防控,进一步推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走深走实。

市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逐一回应了各专题组委员的代表性意见,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将聚焦“联农带农”主线,健全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挂钩、龙头企业认定与带动农户挂钩两项机制,培优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四类主体,实施主体培育、产业延链、利益联结、政策引领“四大行动”,全方位、多维度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吴青
相关推荐
丰收节里话“三农”!如何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一场共话服务“三农”的界别协商会在重庆市政协举行。释放乡村发展新活力、拓宽联农带农富农渠道、提升乡村振兴主力军队伍水平……来自农业等界别的委员们...[详细]

双牌县泷泊镇九甲村承办全县乡村振兴“立标打样”现场会

9月29日,双牌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立标打样”会议在泷泊镇九甲村村委会召开。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唐亚,副县长周明冬到场指导,全县各乡镇(管理局)及县直行业部...[详细]

农业社会化服务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近年来,甘肃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科技赋能、多元参与”的路径,用专业服务为农户卸下“重包袱”,聚焦建设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联结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关键...[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