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激活党建引领动能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商洛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探索与思考

2025年07月23日 来源:省委政策研究室

近年来,商洛市各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聚焦基层组织建设“党建强、群众富、乡村美”三个维度,全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精准对接、一体推进,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紧盯“党建强”这个关键,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关键是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好建强”。我们深入推进“抓党建、强堡垒、促振兴”行动,推动优势资源向乡村集聚、基层基础在一线夯实,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一是压实一线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市委书记带头包抓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牵头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制定印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43条重点任务清单,连续6年实施县(区)委书记领办基层党建“五件实事硬事”和党建“项目化”管理,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必述必评内容,推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以党建责任落实促进乡村振兴任务落地。

二是建强一线组织。着眼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查组织建设短板、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查作风能力短板、提升能担当善作为本领,查基层治理短板、提升精细精准服务水平,查工作落实短板、提升抓党建促发展质效“四查四提升”为重点,深入推进“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推动基层党组织补短强弱、规范提升。近年来,通过“抓两头、带中间”,先后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12个,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村59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70个,“一类”村(社区)党组织达到36%、“三类”降低至4.6%。

三是育好一线力量。着眼解决“力量不足”问题,深入实施“归雁”计划和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先后引导5500多名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在外能人返乡创业或担任村干部,培养储备后备力量6000余名。着眼解决“能力不强”问题,定期分专题举办“驻村讲堂”,通过线上讲授晒评、线下实地观摩、常态交流比拼,推动一线干部以学强能、以能促干。着眼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全覆盖开展镇村班子综合研判和驻村队伍履职评估,对问题相对突出的18个镇办领导班子、20名党政正职,以及11名驻村第一书记、14名工作队员,分类采取优化调整、跟踪帮带等措施整顿提升。

四是做足一线保障。坚持政治上激励、待遇上保障、生活上关怀,先后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镇办领导干部、考录(招聘)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48名,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102名。建立村干部补贴正常增长和离任补贴机制,把村级“一肩挑”提高到每年不低于4.5万元、副职不低于2.7万元,财政代缴养老、医疗和工伤意外保险,每年安排1次体检,设立党内关爱专项资金及时帮困解难,确保在岗安心、离岗舒心、年老放心。

二、突出“群众富”这个重点,大力兴产业促增收,夯实乡村振兴发展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要突出农牧民增收这个重点”。我们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打好组织联建、人才聚合、集体经济、联农带农“组合拳”,推动群众增收、集体创收,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一是组织联建引领协同发展。深入开展“三联三促”活动,探索建立产业联合党委、产业链党支部、功能型党小组,通过结对共建、“强村带弱村”“万企兴万村”等措施,推动共享技术资源、共抓规范管理、共担市场风险,实现产业聚集、抱团发展。全市结成帮扶对子385个,成立产业链联合党委65个、产业链党支部236个、功能型党小组1365个,联动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项目1883个,带动23.1万余名群众稳定增收。

二是人才聚合强化产业支撑。出台人才振兴具体措施,组建76支人才服务团深入一线指导产业发展、培训乡土人才。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乡村经营管理人才(乡村CEO)1303人,在西安交大等高校开展“才聚康养之都”系列活动,壮大产业人才队伍。用好国家“组团式”帮扶平台,实行“师带徒、团带团”帮带,组建跟学团队176个,选送1469名业务骨干到对口帮扶地学习培训,带动引进农业新品种103个,解决技术难题115项。

三是培强扩面壮大集体经济。接续推进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增点扩面”行动,出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11条措施、组织部门支持“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15条措施,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列为县区委书记领办基层党建“五件实事硬事”项目,实行县级领导包抓集体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村,推行村干部绩效报酬与集体经济收益挂钩,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271个,年收益10万元以下村降到145个,50万元以上村达到60个。

四是联农带农促进群众增收。推行“党支部+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能人大户+农户”等发展模式,强化党组织引领带动作用,领办兴建社区工厂、帮扶车间261个,发展精品民宿81家,培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2条,建成全国最美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镇村14个,引导群众通过订单、入股、分红、务工等方式,在种养、生产、加工、销售等多环节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形成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7%。

三、锚定“乡村美”这个目标,持续优治理聚民心,厚植乡村振兴和谐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我们坚持以“千万工程”为牵引,持续推动工作重心下移、资源力量下沉,聚力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一是持续提升治理效能。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优化设置治理网格2.1万余个,通过搭建微信群组、入户走访等方式,线上线下动态掌握群众诉求。实施党建引领“三无”小区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采取书记领办、单位包抓、专班推进等措施合力攻坚,全市290个“三无”小区全部实现管理规范化、物业服务全覆盖,符合条件的居民小区和物业企业实现党组织“应建尽建”。深入开展基层治理效能提升专项行动,市县领导干部带头常态化开展“平安夜访”,推动解决基层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问题。

二是持续做优精细服务。持续推进镇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建成“红色驿站”577个,明确镇办75项、村办45项民事服务项目清单,实行“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结”。扎实开展听取民意、政策宣传、矛盾化解、帮办实事、助力发展“五个到一线”活动,采取送医进村、送法下乡、矛盾联调等方式,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按照承诺、亮诺、践诺、评诺的步骤,常态化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一年10件实事”活动,推动服务事项从村级组织“单侧供给”向“问需于民”转化。

三是持续整治人居环境。突出秦岭山水灵动之美,采取“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方式,组织镇办班子成员包村、村级“两委”成员包片、党员包户,引导群众拆违建、改农厕、清垃圾、美庭院、靓村貌,基层党组织探索推行红黑榜晒、流动红旗评、爱心超市奖等措施,发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共建共享美好家园。全市建成秦岭山水示范乡村601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5个,农村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实现“动态清零”、卫生农厕普及率达80%、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6%,创成“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全省“千万工程”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四是持续培塑文明乡风。全面推行村级组织“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清单等制度,推动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乡音课堂”等,常态化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惠民利民政策,引导群众爱党信党。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完善村规民约,建成一批村史馆、农家书屋,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社区运动会、“村晚”等群众喜闻乐见文体活动,邻里和谐、守望相助、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作为组织部门,必须认真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做实基层党建工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具体有五点启示。

启示一: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作用,撬动资源力量协同推进。县一级处于承上启下关键环节,必须抓住书记这个“关键少数”,集聚合力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整体联动、贯通落实。我们围绕夯实“一线总指挥”责任,每年确定基层党建“人、财、物”最难办、最迫切的五件“实事硬事”向县区委书记直接交办,借鉴经济工作项目化理念,每年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中筛选若干党建项目,由县区委书记领衔主抓,有效调动了各方资源力量向乡村振兴一线聚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生动局面。

启示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必须持续筑牢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着力提升党建引领质效。农村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会蹄疾步稳。我们以组织联建促功能提升、人才联动促产业提升、服务联抓促治理提升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三联三促”活动,推动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干部人才聚在产业链上;以“四查四提升”为重点,推动“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落地见效;以“四个一”措施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动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启示三: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必须“点穴式”赋能村级带头人队伍,全面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乡村振兴重在引领,核心要素是村级带头人队伍。我们结合破解农村党建“力量不足”问题和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深入实施“归雁计划”和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分级分类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定期分专题举办“驻村讲堂”,滚动式培养乡村经营管理人才(乡村CEO),财政补贴支持村干部和后备力量提升学历,全面落实人文关怀、激励保障等关心关爱措施,有效提振了村级带头人队伍担当作为、奋勇争先的精气神。

启示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群众“幸福指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说到底是为了让老百姓能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我们大力发展冷水鱼、食用菌、文旅康养等特色富民产业,靓化人居环境、打造秦岭山水乡村,加强居民小区治理服务,持续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实行的每项举措都充分回应群众诉求、考虑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现在群众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美、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对党和政府的拥护信赖更加坚定自觉。

启示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蓄势聚力。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我们着眼解决人才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深入实施“商山英才”计划,出台人才振兴具体措施;着眼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深入开展领导班子研判,引导各级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着眼解决基层党建“六不”问题,以“小切口”入手,精准施策、跟踪问效,较好推动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在深化改革中提质增效。(作者系商洛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吴青
相关推荐
激活党建引领动能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近年来,商洛市各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聚焦基层组织建设“党建强、群众富、乡村美”三个维...[详细]

广西苍梧:以“荔”为媒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7月18日至20日,第七届苍梧沙头迟熟荔枝文化宣传周暨2025年苍梧县荔枝烧鸡美食嘉年华在广西苍梧县举行。苍梧县以荔为媒,串联“吃、住、行、游、购、娱”,在古郡大地上绘就了一幅产业兴、乡...[详细]

助农脱粒展实效,创新直播促振兴--“青耕先锋,志绘新程”乡村振兴促进团

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青耕先锋,志绘新程”乡村振兴促进团于2025年7月17日,前往重庆市...[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