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时节,池州市青阳县杜村乡长垅村的田野里一片繁忙。农民们抢抓农时,忙碌地种植着属于他们的“黄金”——九华黄精。
长垅村,作为杜村乡最偏远的行政村之一,曾因交通不便,产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如今,长垅村在乡村振兴的春风中,依托黄精产业铺就了一条“黄金之路”。在这场蜕变中,池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乡村振兴工作队协助村“两委”,以产业为笔、以人才为墨,在长垅村的山水间勾勒出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的新图景。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为了找到适合长垅村发展的产业,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村“两委”深入调研,结合长垅村的实际情况,将目光锁定在了黄精产业上。黄精适宜生长在凉爽、潮湿、蔽荫且土壤肥沃的环境中,其食之性味甘甜、爽口,又是很多中药配方的主要材料,近年来广受消费者喜爱。长垅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黄精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推动黄精产业的发展,乡村振兴工作队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争取政策支持。在池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等单位的帮助下,长垅村成功争取到了项目资金,用于建设黄精育种示范基地和加工厂。同时,乡村振兴工作队还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
在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努力下,长垅村的黄精产业逐渐发展壮大。汪国丰参加乡村振兴清华大学领头雁精英工作坊培训后,受到鼓舞,回乡走上发展“黄精产业”这条路。他充分利用长垅村林业生态资源优势,成立农产品合作社,采取统一选购种苗、统一种植管理技术、统一种植布局和统一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模式,大力发展黄精产业,让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乡村振兴工作队的积极协调下,汪国丰与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达成合作,就黄精种苗培育过程中的各类难题进行技术攻关,缩短了九华黄精的育苗周期,提升了生产效率。
如今,长垅村的黄精产业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汪国丰的黄精基地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亩,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6万元,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同时,为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解决农户种植黄精的加工和销售问题,在驻村工作队的推动下,九华黄精加工厂也已建成,即将推出九华黄精果脯和九华黄精茶等产品。
从传统农业到特色产业,从单一种植到全产业链发展,长垅村的黄精产业在乡村振兴工作队和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正逐步成为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未来,长垅村将继续依托生态优势,深化产业融合,让更多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收获幸福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