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激活产业新动能。立足生态本底与文化积淀,以“文旅+”模式推动产业融合。依托鹿鸣湖、十八盘山等资源,优化生态康养、红色研学、亲子欢乐三大主题线路,积极对接社会资本,开发高端民宿、非遗工坊等项目,推出“酸枣芽茶”等5类文创产品,成功申报2项济宁市非遗技艺,打造集休闲度假与农耕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文旅空间,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增收的金山银山,上半年接待游客2.5万人。
精品线路构建旅游新体验。积极承接尼山圣境、福特纵横等文旅项目辐射,构建“景区引流+乡村承接”的发展模式。整合研学游、农事体验、果蔬采摘等主题,打造“短期游”精品路线,推动“红色文化+赏花+农文旅”融合发展。承办济宁市“红色文化主题月”主场活动,十八盘山村纳入中央财政扶持红色村,桃花节文旅活动入选省文旅厅“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主题活动优秀案例。
交通破局畅通发展新脉络。持续提升凤凰山至十八盘山旅游路基础设施,配套观景平台、机车驿站、A级旅游厕所,植入特色餐饮、文创展示等功能,打造鲁西南最高峰凤凰山与国家3A级景区十八盘山景观廊道,预计带动周边村集体年均增收8万元,真正实现修一条路、兴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