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文旅>>正文内容

“引客下乡”助力农文旅融合 海沧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本

2025年11月07日 来源:央广网

春赏花、夏亲水、秋稻香、冬温泉,海沧“引客下乡”,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道路。近日,海沧区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该区在推动城乡融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方面的创新做法与显著成效。

在组织引领与政策引导方面,海沧区由区委农办牵头,建立日常跟踪、调度及协调保障机制,每年制定全区“引客下乡”计划,推动教培、群团、研学等各类资源向乡村集聚。2024年以来,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组织超过17万人次深入乡村开展活动,通过新媒体宣传引流,辐射带动超200万市民和游客走进乡村体验消费,推动农文旅产业实现增收超过1500万元,有效促进了乡村供给与城市需求的高效对接。

海沧充分发挥“主城区15分钟达、市中心半小时达、周边地市1小时达”的区位优势,持续推进重点村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公厕等31个文旅配套项目建设,完成投资6553万元。重点打造一农、青礁、洪塘、莲花、贞庵五个“引客下乡”示范村,盘活40余栋闲置农房改造为研学基地、非遗工坊等农旅节点。依托专业运营团队精准对接研学团建、亲子活动、党建培训等需求,累计推广超200项农文旅产品,定制14条乡村精品旅游线路,串联“吃、住、游、研、乐、购”全链条,形成系统化的“引客下乡”服务清单。

围绕“每季有主题、每月有活动”目标,海沧打造“花样”引客矩阵,持续激发城乡互动活力。2024年以来,“天竺山桐花节”“厦门国际花卉新品种展”等品牌活动影响力不断提升,累计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油菜花节”“乡村音乐会”“厦乡趣”等系列引客活动超过60场。新阳街道一农社区“油菜花节”18天内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村民增收28万元;东孚街道洪塘村、嵩屿街道贞庵村先后举办4场融合农耕、非遗、音乐、美食的“厦乡趣”主题活动。青礁“耕读研学季”、莲花“乡创艺术季”、鳌冠“渔村文旅季”等活动多点开花,持续点燃乡村文旅消费热度。

在业态提升方面,海沧引入艺术田园、萌宠乐园、稻田咖啡、研学营地、露营基地等体验式项目,塑造“国营厦门市第一农场”“只此青礁·不焦绿”“海韵贞庵”等特色乡旅品牌,推出“稻田研学”“香道研学”“玛瑙研学”“豆浆研学”等20余种乡村特色体验产品。孵化“天竺山下森林徒步疗愈营”“探花郎花海春游踏青”等差异化项目,开发“荔志青年”精酿啤酒、嘉宝果酒等高附加值特产,打造“贞庵石花冻”“汤岸温泉煮蛋”“玛瑙烤地瓜”等30多款乡村网红美食,持续丰富游客体验。

通过开展农村治“四乱”建“五美”,全区累计打造美丽乡村庭院991户,美丽乡村公共空间、微景观、田园、休闲旅游点183个,实现“宜居”与“宜游”双提升。积极探索“整村运营+多元合作”模式,在一农社区下陈社引入“肯陪尼教育”等企业,与4家在地企业签约共建,通过品牌授权和研学收益分成反哺村民;同时专设村民岗位,带动5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让农文旅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群众。

下一步,海沧区将深耕全季旅游,紧扣四季时令与节庆节点,高质量打造“厦乡趣”特色主题活动并形成品牌效应,持续开发差异化乡村文旅主题线路,推出农味浓、体验强的特色产品,以城带乡促进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同时,鼓励开发高附加值、创新性的乡村农文旅消费项目,着力构建“年轻化”“沉浸式”的文旅消费场景,培育发展乡村疗愈、非遗文创等新业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人均消费水平,培塑特色农文旅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责任编辑:杜烽
相关推荐
“引客下乡”助力农文旅融合 海沧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本

海沧充分发挥“主城区15分钟达、市中心半小时达、周边地市1小时达”的区位优势,持续推进重点村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公厕等31个文旅配套项目建设,完成投资6553万元。重点打造一农、青礁、...[详细]

潼关县:文旅文创双轮驱动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年来,潼关县通过系统挖掘与创新转化,将农业资源融入可体验、可消费、可传播的现代文旅IP,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文旅文创双驱动的乡村振兴之路。[详细]

做好“特”字产业文章 助力乡村振兴

深秋时节,石家庄的田间地头果香四溢,民宿小院游客不断,农业与旅游交织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通过立足本地资源,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以文旅融合为纽带,石家庄市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