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机架起产销桥梁,一方屏幕联通山海内外。在甘肃漳县大草滩镇酒店村,刚毕业返乡的乔小刚,用抖音直播让家乡“养在深闺”的中药材走红全网,不仅让自家过上好日子,更蹚出了一条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漳县大草滩镇酒店村(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初冬的遮阳山云雾缭绕,酒店村的田间地头仍飘散着淡淡的药材清香。几年前,村民曹兰香家三十多亩当归、黄芪,只能靠线下零散售卖,优质药材困在本地,销路窄、价格低。大儿子曾尝试在淘宝开店,图文展示终究难以让消费者直观感受药材品质,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今年,大学毕业的乔小刚放弃了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接过“卖药棒”。“与其让好药材烂在地里,不如试试直播带货!”他把直播间搬到院子里,晾晒的中药材成了最直观的背景,新鲜出土的当归带着泥土气息,饱满的黄芪纹理清晰可见。镜头前,他一边展示药材品相,一边细说种植、采挖的田间故事,实时回应消费者对产地、品质的疑问,让“看得见的新鲜”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一天能出200多单,鲜黄芪一斤最高能卖到38.8元!”乔小刚的直播间越做越火,每月电商收入稳定在六万元以上。如今走进他家院子,各类中药材晾晒得满满当当,乔小刚盯着屏幕接单、讲解,母亲曹兰香在一旁麻利地分拣、称重、打包,母子俩默契配合,打包好的包裹很快便会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以前想都不敢想,咱大山里的药材能卖到这么多地方,还能卖上好价钱!”曹兰香的脸上满是笑意。

直播中的乔小刚(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乔小刚的“返乡创业路”,是漳县群众“触网增收”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漳县电商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据统计,2025年全县电商交易额预计达2.4亿元,较2020年净增1.8亿元,年均增长势头强劲,电商已成为拉动消费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乔小刚们的成功,离不开漳县电商人才的“厚积薄发”。五年来,漳县持续开展电商技能培训,累计培养了大批农村电商实用人才。这批生力军不仅为产业注入了活力,更带动了群众就业创业,成功走出一条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务实之路。站在“十四五”收官的新起点,漳县正以电商为强大引擎,推动物流、产业、人才深度融合,让全域经济在数字浪潮中迸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