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网购高峰期,宝坻区大口屯镇树尔窝村这个青龙湾河畔的小村庄越发忙碌起来。这几天凌晨时分,物流车辆忙进忙出。“我们村里有200余个电商经营户,全村五分之一的农户从事地毯、琉璃等相关电商产业。从以前的‘线下赶集’到现在的‘云端叫卖’,乡亲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也拉动了村集体的经济收入。”树尔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学军笑着说。
依托农产品、地毯等优势产业,大口屯镇今年积极布局农村电商产业发展,通过整合资源、政策配套、品牌打造等一系列措施,有力促进了树尔窝村等特色“电商”村的发展。绿水青山间,一场由电子商务带来的乡村振兴变革正在跑出加“数”度。
一部部智能手机,成了村民们的“新农具”;一场场接地气的乡间直播,成为连接田间地头与全国市场的“新农活”。大口屯镇党委副书记周晓菊告诉记者,该镇推行“党建+电商+工坊”模式,整合直播平台、云仓物流等各方资源,培育村级特色电商产业。“思路一新,黄土成‘金’。我们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纷纷变身‘主播’,线上向全国网友推介芋头、甜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还构建起电商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
不只是树尔窝村。六合村将大口屯镇域50名博主纳入孵化计划,依托各直播基地为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提供人才、物流、技术等全方位支持;石辛庄村的3家家具企业,在多个网络平台开设营销账号“组团作战”;西刘举人庄村的玫瑰花茶“触电”销售格外俏;北旺村依托市级帮扶组,组织村民拍摄的农忙短视频爆火;后贾村依托村里的自媒体资源,正在规划发展新的电商直播基地……
“为了帮助没有经验的村民云端创收致富,在解决物流成本高这个难题后,我们又聚焦选品难题,把全区特色商品和基地渠道掌握的商品整合,建立了涵盖百余种商品的‘选品大厅’。现在基地聚合了培训、选品、物流等资源,可以为想要开店的农村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指导。”捎带脚电商直播基地总经理刘海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