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条沟堵塞严重,现在修好了灌溉渠,不仅解决了农田灌溉难题,还保障了公路安全。”日前,太湖县刘畈乡栗树村刘河组村民赵大爷满脸笑容地说道。该村利用财政奖补资金及自筹资金,修复整治了两条道路边沟,并对年久失修的沟渠进行清淤整治,有效满足了近百亩农田的灌溉需求,同时确保了乡村道路的安全畅通。
近年来,刘畈乡将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作为破解民生难题的“金钥匙”,精准对接群众急难愁盼需求,聚焦沟渠修复、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领域,全力推动公益项目从“建设”向“见效”转变,让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坚实、村容村貌更加宜居,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民生温度。
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走进乐盛村太阳山,只见山环水绕,灌溉着近千亩茶园。过去,太阳山水塘因长期未清淤,塘内淤泥堆积、杂草丛生,不仅影响村容村貌,更严重削弱了防洪排涝能力,成为村民心中的“老大难”。如今,依托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政策,乐盛村实施了太阳山水塘清淤及周边排水工程,昔日的“脏乱塘”成功变身“蓄水塘”,焕发新的生机。
民生项目的“厚度”,丈量着乡村振兴的“温度”。据了解,2025年度,刘畈乡累计实施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30余个,投入资金290余万元,覆盖道路、水利、环境等多个民生领域,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我们坚持把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有效提升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出行条件。”刘畈乡分管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准谋划公益事业小项目,严把工程质量关与后续管护关,让每一个项目都成为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为乡村振兴筑牢民生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