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筑牢乡村“硬基底” 激活振兴“软实力”

2025年11月06日 来源:金融时报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为接下来“三农”工作锚定了方向,信托公司如何以其独特的制度优势为乡村振兴赋能?《金融时报》记者发现,慈善信托正以多元化实践给出答案。从激活社会资本到精准对接需求,从短期帮扶到长效赋能,慈善信托架起社会爱心与乡村需求的桥梁,让善意精准滴灌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

硬件焕新  筑牢乡村发展的物质基底

“以前村里路窄得错不开车,墙皮掉得到处都是,年轻人都往外走,院子里好久没听过热闹声了。”天津市蓟州区出头岭镇的村民道出了当地乡村曾经的窘境。前些年,由于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出头岭镇部分村庄一度成为“空心村”,60岁以上老人占比居高不下,不仅居住环境欠佳、缺乏像样产业,就连邻里间的人情往来也渐渐淡了。

如今再走进这些村庄,眼前已是另一番景象。拓宽的柏油路通到家门口,翻新的文化墙绘着农耕图景,曾经的臭鱼塘改造成了清水池,岸边绿树成荫。更让村民们高兴的是,村里的蘑菇大棚里菌菇饱满,柳编车间里经纬交织,这些特色产业成了实实在在的“钱袋子”。

乡村的蝶变,源于金融力量的精准注入。据了解,2024年以来,当地的一家信托公司与农商行共同设立了乡村振兴慈善信托,累计规模达570.93万元,将金融活水精准引向蓟州的田间地头,使道路修缮、监控安装等基础设施项目陆续落地,蘑菇种植、特色养殖等产业获得扶持,实现从“输血”式帮扶转向“造血”式发展。

“公益慈善信托可以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多重优势,通过广泛汇集资金,高效执行使用,规范管理运作,从多维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公益效能与受益人权益的双重保障。”北方信托相关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当下,慈善信托凭借专业运作与精准投放,深度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提升与公共服务改善。通过捐建道路、水井、教学楼、文化广场等项目,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助力乡村生活、居住水平提高。让社会资金高效转化为乡村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实效,从居住环境到产业生态实现全方位升级。

例如,重庆信托受托设立“绿水青山2号慈善信托”“生态修复1号慈善信托”等信托,规模合计782万元。信托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公益活动,支持开展水污染治理等;爱建信托受托设立“爱建信托承玺琮玉—上海民建扶帮1号—农业扶贫慈善信托”,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助力红色老区特色产业林下黄精种植发展,开辟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创造就业岗位,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2024—2025中国信托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24年,信托业支持乡村振兴帮扶项目数量289个,投入金额43.04亿元,其中,支持乡村产业振兴项目117个,支持乡村文化振兴项目61个,支持乡村生态振兴项目57个。

精神富足  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2023年末,尽管手里攥着华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是来自安徽省金寨县的储同学却异常焦虑——奶奶患高血压、药费成重负,爷爷手部残疾难担重活,父母收入微薄,弟弟中专的学费更令这个家庭举步维艰。

慈善信托的及时资助,给了这名脱贫户长女走下去的勇气,支持她从金寨的沟壑走向鹭岛的星河,在校期间她积极参与活动并获得多项荣誉。

乡村振兴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据记者了解,慈善项目的深度参与方正是上海信托。2020年,上海信托启动“情系长三角·助飞学子梦”慈善项目,总规模约为1000万元,锁定安徽省岳西县、金寨县,江苏省灌云县和浙江省文成县每年新考入本科院校的贫困学子,连续5年为每个县每年资助100名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2025年,在安徽金寨县启动第二期计划,延续原有助学模式。

“自2013年在行业率先探索首批公益类信托至今,除了发力教育,慈善信托还聚焦乡村干部能力素质建设,开展县乡两级干部培训慈善信托,累计为甘肃、新疆、宁夏、安徽、浙江的十余个县的接近400名县乡两级干部提供各类相关培训活动,帮助县乡两级干部的能力成长。”上海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下,慈善信托以教育助学、干部培训为抓手,为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与思想动能,让振兴的根基深植于人的成长之中。

为教师提供培训、为学生提供资助、为乡村儿童点亮音乐梦想、为农村老年人解决就餐难题是中原信托在慈善信托助力乡村振兴中的种种实践。据了解,中原信托开发乡村振兴教育帮扶系列慈善信托,每年选定1至2所学校开展全方位教育帮扶工作,涵盖教师培训、学生资助以及校舍基础设施维修等方面,与帮扶学校结成长期稳定的帮扶合作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运作透明、财产独立、管理灵活”的特性,是慈善信托在公益领域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对慈善事业来讲,公信力就是生命线。当下,信托公司对慈善信托的信息披露的重视逐渐增加。

记者注意到,厦门国际信托设立的聚焦乡村振兴的专项慈善信托,联动当地慈善组织,形成“专业管理+在地执行”的协作模式,确保信托资金精准落地。

“在保障机制上,我们依托慈善信托法律架构,链接专业执行方推进项目,并设置信托监察人,对资金用途、受益对象确定等关键环节全程监督,并定期披露管理报告,实现公益效能与受益人权益的双重保障。”厦门信托相关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吴青
相关推荐
筑牢乡村“硬基底” 激活振兴“软实力”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为接下来“三农”工作锚定了方向,信托公司如何以其独特的制度优势为乡村振兴赋能?《金融时报》记者发现,慈善...[详细]

浙江启动“青年入乡”联盟 谱写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新篇

为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11月4日,“青年入乡·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专题会议在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渔庄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浙江省非物质文化...[详细]

长白县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年来,长白县马鹿沟镇聚焦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积极探索多元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凭借羊肚菌种植“短平快”产业优势,充分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增强产业“造血”功能,...[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