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是广东省重点革命老区苏区,这里山海相拥、物产丰饶,广阔的地域孕育了丰富多样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马铃薯、生蚝、绿棋楠沉香等土特产香飘岭南,温泉民宿、滨海旅游等特色资源绘就和美乡村图景,核电风电、新材料等现代产业集群撑起经济高质量发展脊梁,这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潜力的红色热土。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分行积极主动、靠前发力,按照《金融支持广东重点老区苏区乡村全面振兴行动方案》工作要求,将政策精度、产业温度、生态广度、服务密度、协同力度融入金融实践,让金融活水精准浇灌惠东县的每一寸土地,书写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新篇章。
培育“富民引擎”
惠东的土特产要变成“金招牌”,离不开金融的持续赋能。每年一到春天,惠东县铁涌镇赤岸村的渔民就驾驶小船,在密布的蚝排间灵活穿梭,捕捞起一只只饱满肥硕的生蚝;满载生蚝的大型货车络绎不绝地驶出,将这份海洋珍馐送往四面八方。然而,购买蚝苗、投资养殖设备等资金难题曾困扰一批蚝农。农行惠东支行工作人员多次深入赤岸村调研后,创新推出“生蚝贷”产品,通过优化贷款流程、提高审批效率,让赤岸村村民利用手机银行实现贷款随借随还,彻底解决春耕资金的时间和空间难题。
“农行非常支持我们,无论是个人养殖户还是合作社,都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资金支持。”赤岸村党总支副书记方新平感慨地说。近两年来,农行惠东支行已累计为铁涌生蚝养殖户投放贷款697笔,总额达5153万元。生蚝养殖已成为铁涌镇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支撑,为赤岸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为聚焦县域特色产业,推动金融产品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让特色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强支撑,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分行指导金融机构推出“生蚝贷”“绿棋楠沉香贷”“真猪贷”“茶园贷”“温泉民宿贷”等创新型贷款,打造覆盖农业、林业、渔业、文旅的特色金融产品谱系,带动惠东县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
绘就“青绿画卷”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分行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金融服务,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让惠东的山更青、水更绿。
惠东新能源产业群涵盖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领域。惠州太平岭核电项目,是我国首个“生态核电建设示范基地”;中广核惠州港口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百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分行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指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围绕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对太平岭核电项目、中广核海上风电项目等累计投放贷款超130亿元,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向中广核新能源等企业发放碳减排贷款44.06亿元,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同时,该行聚焦“百千万工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重点领域,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生态治理项目的支持,通过水利建设贷款,支持大岭、梁化等镇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清理淤泥、种植水生植物,让曾经的“黑臭水体”变回“清水绿岸”。
畅通资金“主渠道”
政策准,资金才能用在刀刃上。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分行将货币政策工具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支点”,通过机制建设与工具创新,确保金融资源精准流向县域农村。联合多部门出台《惠东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行动方案》《惠东县金融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创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金融服务进一步向镇村延伸等目标任务,着力提升惠东县金融服务县域经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2024年以来,已推动惠东金融机构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11.04亿元,助力县域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获得低成本资金支持。
惠州市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因下游公司的货款回收缓慢,该公司流动资金周转不足,加上近期接到大批订单,急需申请流动资金贷款,但苦于无足够的抵押物。在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分行的指导下,惠东农商银行协同惠东县专班,实地走访企业摸排经营情况,为企业量身定制“信用+企业专利知识产权担保”模式,成功授信29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这笔资金来得及时,金融机构够给力!”企业负责人笑着说道。目前企业已用信200万元,可保障后续的正常运营。
推动“融智融技”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分行将金融人才、知识、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注入智力“活水”。一方面,积极落实基层党建与金融特派员制度,选派干部作为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分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员,在惠东县多祝镇开展工作,协助多祝镇委推进下埔村文化广场升级改造、电商平台装修及靖安村祝塘桥改造工程项目的政协提案办理,助力惠东乡村振兴;另一方面,积极推广普惠金融,引导金融机构采取“走访建档+整村推进+上门服务”方式,派出一线员工进村入户走访、解读乡村振兴政策、宣传乡村金融知识,将金融人才、知识、政策、服务送进千家万户,让村民“懂金融、用金融”。
为推动金融服务向基层延伸,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分行牵头印发《惠州市推动移动支付下沉乡镇工作方案》,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移动支付服务下沉,更好服务特色农业发展。截至2024年末,全市49个乡镇已全部达到移动支付普及应用标准,提前一年实现了移动支付基层全覆盖的总目标。银行机构根据当地特色产业及发展需求,因地制宜推出移动支付产品,推动“移动支付+智慧医疗”“移动支付+智慧校园”“移动支付+智慧生活”等移动支付便民场景建设,切实将移动支付服务嵌入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各领域、各环节。
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分行还联合民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助农取款服务助力基层民生保障的通知》,推动各级民政部门、乡镇、村委会、商业银行形成工作合力,疏通业务堵点;指导涉农银行机构推出“助农取款服务点+智慧社保”项目,使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取款、社保缴费、生活缴费等便民服务。目前,惠东县已累计铺设助农取款服务点299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以前交社保要跑镇里,现在村口的助农取款点就能办,还能在手机上查余额,太方便了!”惠东县梁化镇一位村民的感叹道出了金融服务下沉带来的便利。
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山海间,金融不仅滋养了眼前的绿意,更培育了长久的繁荣。从最初的“浇水”到如今的“生根”,金融活水不再是简单的资金供给,而是成为培育内生动力、促进自我发展的催化剂。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分行将继续深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实践,进一步提升政策精准度、服务覆盖面、产业融合度、生态协同度和人才支撑力,让金融活水持续滋养惠东乡村大地,为广东重点老区苏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