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太湖县弥陀镇:多元发力求实效,绘就乡村振兴新风貌

2025年08月06日 来源:中安在线

近年来,太湖县弥陀镇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基层治理等方面多点发力,推动乡村焕发新活力,谱写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产业引擎“转”起来。弥陀镇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作为产业升级的核心载体,项目以“集约化、特色化、协同化”为原则,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4栋、轻钢结构厂房3栋、仓库2栋及配套附属设施。目前已完成土地平整与管线迁移,首期38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正在建设中,标志着园区从规划阶段进入实质建设阶段。产业链延伸重点培育豆粑、生条等特色农产品,推动“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大胆探索闲置资产盘活路径,河口村将长期闲置的旧村部改造为占地面积4亩、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厂房,通过“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模式,成功招引本土在外优秀企业家返乡,投资设立安徽乐蹦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企业专注户外运动器材生产,产品远销欧美,订单充足,已吸纳周边3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村民与集体“双赢”。

乡村颜值“高”起来。结合“逢”五赶集,文明实践“赶”大集形式,向群众详细生动讲解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引导居民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全镇11个村(居)结合“整洁太湖”行动,重点突出集镇区、美丽乡村建设点、村部周边等区域,开展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设置包保网格91个,集镇区设置包保网格11个,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机制。白洋村则以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抓手,新建138米排水沟,修复4处破损路面及步道,畅通乡村发展“毛细血管”。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评选活动,组织农村妇女和家庭成员到示范户家中参观学习,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环境改善带来的益处,实现挂一户牌、带动一片的示范带动效果。各村(居)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规范群众的环境卫生行为,激发群众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不断促进人居环境的有效管护和持续提升。

乡风文明“树”起来。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结合“逢五赶集”,组织志愿者走进集市,设立咨询服务台、发放倡议书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普及移风易俗的重要性。截至目前,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11个村(居)组建红白理事会和村民议事会,健全完善村规民约等制度,引导党员、乡贤等参与乡村建设和治理,截至目前,累计召开党群议事会100余次,受理解决问题80余个。在圣迹村的“积分超市”的货架上摆满了几十种生活物品,每样物品都标着“积分”价格,花露水10积分、卫生纸20积分、肥皂30积分……通过积分兑换实物的方式,引导村民参与村里开展乡风文明、社会治理等活动获取积分,提高群众参与感。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太湖好人”等先进典型50余人,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鼓励身边人,树立文明新风。

责任编辑:吴青
相关推荐
太湖县弥陀镇:多元发力求实效,绘就乡村振兴新风貌

近年来,太湖县弥陀镇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基层治理等方面多点发力,推动乡村焕发新活力,谱写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新篇章。[详细]

在千年古村,共话新质生产力如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除了精彩的嘉宾分享环节,本次钓源对话我们还有幸邀请到了中国农民研修学院副校长熊潘梁、安徽同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秀平、重庆创镁意文旅运营管理有限公司CEO何梦茹、重庆市荣昌区铜...[详细]

同江:甜蜜“小草莓”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近年来,同江市依托肥沃的黑土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通过“观光采摘+商超直供”双轨模式,不仅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体验“莓”好时光。从传统种植到农旅融合,...[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