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川外学子以多语种之桥贯通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年07月19日 来源:金台资讯

七月上旬,四川外国语大学“语寄城口,言传岚天”社会实践团赴城口县岚天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用外语架桥、以文化浸润、凭担当护航,在武陵山脉深处书写了一卷青春赋能乡村振兴的“绿色实践报告”。

多语课堂筑桥梁

在岚天乡体育馆,实践团打造“V小青”多语课堂,创新“语言+情境”教学模式,开设英语、法语、俄语、韩语四门语言课程,通过动画短片、歌曲学唱、情景对话等形式激发儿童学习兴趣。

准一年级学生王梓萌的多语手账上贴满了“太阳”“花朵”的韩语标签,她兴奋展示:“老师教我们唱韩语歌曲《阿里郎》,还帮我在本子上画了小熊图案。”

除了语言教学,团队每天还开展“课业辅导+体育拓展”陪伴活动,“升级版老狼几点了”等游戏,让汗水与笑声浸透操场。

从四语启蒙到体能拓展,外语学子以专业巧思搭建通往外界的“云梯”,让童稚目光穿越群山阻隔。

非遗传承显担当

“钱棍舞的精髓在于‘打、跳、转、翻’,大家注意手腕发力的节奏。”在岚天乡文化大礼堂,钱棍舞非遗传承人吴昌春手持红绸包裹的钱棍,向队员们示范基本动作。队员们跟随节奏挥动钱棍,木棍敲击地面的“哒哒”声与铜钱碰撞的“叮当”声此起彼伏。

“这根一米长的钱棍,藏着我们岚天人的精神气。”吴昌春停下动作,指着钱棍上的红绸说,“以前是红军用来宣传革命的工具,现在成了咱老百姓强身健体、传承文化的宝贝。”队员们一边学习动作,一边用手机记录,认真体会这项传统非遗的魅力。

城口非遗街市的腊肉展位前,一场直播悄然开启:“大家看,这是岚天乡的烟熏腊肉,采用传统工艺制作,肉质紧实……”镜头虽晃,青年声音却稳。

青春智慧献良策

“姚家院子的百年书塾要活化利用,能不能结合‘云旅游’打造乡村旅游体验点?”在岚天乡“岚色青春”论坛上,队员潘佳乐提出建议。现场,队员们与乡长周世东等10余名干部围坐交流乡村建设新路径。

此前三天,实践团走进姚家院子,走访调研岚天乡“百千万”文化工程(百年书塾文化、千年钱棍舞文化、万年火塘文化)。成员们围坐在柴火塘边,参与“火塘夜话”,听乡党委书记刘河东讲述古村变迁。此刻,青年智慧与基层治理在思维碰撞中交融共生。

“同学们提出的‘非遗+短视频’等建议很有新意。”周世东的肯定,让这群青年学子在心底烙下承诺:以语言之桥连接山海,以专业所长反哺乡土。

绿水青山映初心

7月10日下午,修岚路突发山体滑坡,40余名老年游客被困。实践团闻讯而动,主动加入由当地干部、党员群众组成的60余人救援队,协助转移旅客、搬运行李。“小姑娘,谢谢你帮我拿药箱,我这腿不好使。”68岁的游客张阿姨握紧队员王美力的手,眼里满是感激。经过一小时紧急救援,所有游客均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

这场高效温情的救援行动,既是校地协作服务地方的生动实践,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冲锋在前、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实践期间,团队还深入锅底凼原始森林,在徒步中感受岚天乡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和谐共生。来回6小时徒步旅程、2400米左右的海拔,队员们携手共进,在挑战自我中读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意义。

实践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岚天乡之行,川外青年充分发挥外语专长,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增长才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坚定信念。他们既见证了新时代乡村发展的生动实践,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两山”理念的时代要求。

责任编辑:吴青
相关推荐
川外学子以多语种之桥贯通乡村振兴新图景

七月上旬,四川外国语大学“语寄城口,言传岚天”社会实践团赴城口县岚天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用外语架桥、以文化浸润、凭担当护航,在武陵山脉深处书写了一卷青春赋能乡...[详细]

“民心路”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路宽了、好走了,游客也多起来了!”看着家门口新铺的沥青路,铅山县武夷山镇篁村村民李大爷笑得合不拢嘴。近日,备受当地群众关注的武夷山镇车盘至篁村段道路水毁修复工程全面竣工,这条...[详细]

厚植农耕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7月2日至10日,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星火传薪志,碧水护山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在南昌、井冈山两地开展了“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文化赣鄱行”2025年江西省高校学子暑期大思政...[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