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宽了、好走了,游客也多起来了!”看着家门口新铺的沥青路,铅山县武夷山镇篁村村民李大爷笑得合不拢嘴。近日,备受当地群众关注的武夷山镇车盘至篁村段道路水毁修复工程全面竣工,这条串联山水与民心的10.4公里公路,不仅解决了沿线群众多年的出行难题,更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黄金通道”。
民生痛点催生“破局之举”
作为武夷山国家公园周边的重要通道,车盘至篁村段公路曾是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原有道路仅4.5~5米宽的水泥路面,在旅游旺季时常因会车困难造成拥堵,双向车辆“进退两难”成了常态;加之部分路段边坡塌方、路面水毁,不仅影响群众日常出行,更让沿线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的攻坚目标。”铅山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针对道路承载能力不足、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该局将此项目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工程,斥资2416万元启动修复升级。工程坚持“实用为先、安全至上”原则,在保留原有道路框架基础上,创新采用“沥青加铺+盖板拓宽”方案,既提升路面平整度,又通过加宽段和错车道设计破解会车难题,15公里/小时的设计时速更贴合山区道路实际,让安全与便捷“双向奔赴”。
匠心筑路铺就“幸福底色”
走进竣工后的路段,沥青路面平整黝黑,道路两侧护栏整齐排列,弯道处的凸面镜、限速牌、落石警示标志一应俱全。很难想象,这里曾是“雨天泥泞、晴天扬尘”的困扰路。
为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县交通运输局组建专班全程蹲点督导,紧盯关键节点攻坚克难:10.2公里水沟全线贯通,解决了雨季路面积水问题;挡墙基础与墙身浇筑筑牢边坡防线,让山体塌方成为“过去时”;10.376公里沥青精准摊铺,让路面平整度提升30%以上;50个凸面镜、44块指示牌、20处弯道警示科学布设,织密道路安全防护网。
“我们不仅要修通道路,更要修出品质。”项目施工负责人介绍,工程创新性采用旧板改建护栏技术,既节约成本又环保高效;1.4公里隔离栅的安装,将道路与山体危险区域有效分隔。从细节处着手,向品质要效益,让这条“民心路”真正经得起群众和时间的检验。
畅通路网激活“发展动能”
道路通,百业兴。如今,驾车行驶在车盘至篁村段公路上,沿途高店水库的粼粼波光与武夷山脉的青翠叠嶂交相辉映。这条公路的升级,不仅让沿线群众告别了“出行难”,更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新窗口”。
“以前游客来了怕堵车,现在路好走了,周末民宿天天满房!”篁村农家乐经营者王女士算了一笔账,道路竣工后,客源较往年增长近五成,收入翻了一番。据了解,该路段串联起茶叶、竹笋等农产品资源,以及桐木关、篁村、西坑民宿清凉游等特色旅游资源,将有效带动茶叶种植、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预计年惠及沿线群众5000余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交通动能。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铅山县交通运输局以实干担当践行“人民交通为人民”的承诺,用10.4公里的优质公路书写了民生实事的“高分答卷”。这条路,既是群众脚下的便捷路,更是通向幸福生活的希望路,在武夷山下奏响了交通惠民的和谐乐章。
“路宽了、好走了,游客也多起来了!”看着家门口新铺的沥青路,铅山县武夷山镇篁村村民李大爷笑得合不拢嘴。近日,备受当地群众关注的武夷山镇车盘至篁村段道路水毁修复工程全面竣工,这条...[详细]
7月2日至10日,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星火传薪志,碧水护山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在南昌、井冈山两地开展了“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文化赣鄱行”2025年江西省高校学子暑期大思政...[详细]
7月15日至17日,州委副书记许思思先后到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虎跳峡镇、尼西乡,维西县攀天阁乡、塔城镇实地调研,与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涉农企业负责人交流座谈,深入了解村集体经济、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