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德州:大学生深入田间地头 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07月15日 来源:闪电新闻

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德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化育乡田,筑梦振兴”社会实践队于近日走进德州市庆云县,开展了一场以“化学赋能乡村路,实践担当振兴梦”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通过构建“调研-反馈-科普-助力”的闭环机制,实现了高校智慧与乡村需求的精准对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青春动能。

科学调研 精准把脉乡村发展痛点

实践队抵达庆云县后,迅速投入到科学调研工作中。队员们携带土壤取样器、便携式 pH 计等专业设备,对当地盐碱地土壤和水质进行了全面取样与检测,通过实验室数据分析,形成了《盐碱地改良与保护调研报告》。该报告以量化数据揭示了当地土壤盐碱化的现状与成因,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良建议,为土壤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体现了科学调研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作用。

及时反馈 搭建科研与生产的沟通桥梁

调研结束后,实践队组织召开反馈会议,将调研结果和建议及时传达给当地农业部门负责人员,并制作《盐碱地改良科普宣传手册》分发给当地农民。通过面对面交流,实践队不仅解答了农民关于盐碱地改良的疑问,还就如何科学种植耐盐作物提供了具体指导。这种即时的反馈机制,有效缩短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时间差,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科普推广 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在调研与反馈的基础上,实践队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推广活动。通过举办“酸碱中和实验”科普讲座,向农民普及了土壤改良的科学原理;推广耐盐作物种植技术,帮助农民破解了农业发展瓶颈。同时,依托“七彩分子梦”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开设了科学启迪与文化传承课程,通过多种化学实验,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此外,针对老年群体,实践队开展了“银龄助力”活动,手把手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挂号、扫码支付,有效缓解了“数字鸿沟”问题,并结合案例讲解防诈骗知识,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增添了安全保障。

多维助力 回应乡村多元需求

除深耕科技助农与科普推广外,实践队还围绕乡村教育、语言文化振兴及民生服务保障等关键领域开展系列精准帮扶行动。在语言文化振兴方面,实践队创新采用“推普+化学”融合模式,将普通话推广巧妙嵌入趣味化学实验。通过现场解说与化学变化的同步呈现,让实验现象成为推广普通话的绝佳“教具”,有效激发了乡村群众学习普通话的热情,为乡村语言文化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民生服务保障上,实践队深入农户开展甲醛检测专项服务,耐心为村民讲解甲醛、TVOC等有害物质的危害及其检测意义,并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理建议,切实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此外,通过举办化学打假科普讲座,增强了村民的辨伪能力与安全意识,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这一系列举措精准回应了农民需求,形成了从调研到反馈、再到科普与助力的完整闭环,实现了专业所学与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实践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乡村振兴使命,以扎实调研、精准服务、长效结对的方式,形成了一批可落地的实践成果。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建立长效机制,通过科学赋能和实践闭环的构建,让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中展现更大作为,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吴青
相关推荐
德州:大学生深入田间地头 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德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化育乡田,筑梦振兴”社会实践队于近日走进德州市庆云县,开展了一场以“化学赋能乡村路,实践担当振兴梦”为主题的...[详细]

雷山县西江镇:三大引擎驱动乡村振兴 “双轮”提速

近日,雷山县西江镇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与“两清两改两治理”为核心目标,通过“观摩学示范、座谈谋转化、评比树标杆”三大引擎联动发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集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详细]

构建乡村振兴新范式联舌工坊走在前列

从30亿估值到百亿战略目标,联舌工坊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当现代农业遇见工业思维,当乡土风味碰撞数字技术,乡村振兴便有了更具想象力的打开方式。这家企业的成长历程不仅是一个商业成功故...[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