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科技创新+人才战略,为乡村振兴展示更多可能

2025年07月15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提起陕西延安的乡村风貌,你会想起什么?是厚重的黄土与古朴的窑洞,还是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

在延安市郊的河庄坪镇,从赵家岸村相邻的“花坊”,到半山腰上生产滑子菇菌棒的厂房,再到智慧大棚里令人垂涎的水果……如此种种,都诠释着一种更具活力的乡村发展图景,不仅刷新了人们对延安的印象,也为普遍意义上的乡村振兴事业展示了更多可能。

通过近距离观察河庄坪镇多产业联动融合发展,以及与镇上青年人才、创业领军人物的访谈对话,我们能从当地经验中总结出两条清晰主线:一是对科技创新的全面拥抱,二是系统性的人才战略。

首先,科技创新对河庄坪镇发展的作用,几乎贯穿当地每条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例如,作为陕北小镇,河庄坪镇在有机农业领域本无优越自然禀赋,但凭借秸秆生物反应堆、自动卷帘机、水肥一体化系统、自动放风系统等配套技术设备,以及延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团队提供的果蔬育种成果、蚯蚓肥等先进技术资源,当地农户可以用相当低的成本,生产出品质优良、满足中高端市场需求的西红柿、葡萄等有机蔬果。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还能使当地产业链条之间形成1+1>2的效果。比如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菌棒,交付农户养殖食用菌后,剩余的菌糠、菌渣可作为有机肥料,既降低了有机农业生产成本,又为高校驻镇科研团队提供了研究素材。这些细节,充分展现出乡村振兴战略中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巨大潜力。

一座市郊农业小镇,如何获得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当地的人才战略给出了答案。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根本在于拥有具备创新能力、能对接创新资源的优秀人才。长期以来,全国各地乡村的实践,无论成败,都表明:乡村要振兴,必须引来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培育人才。在这四个方面,河庄坪镇的做法都有值得借鉴之处。

在引来人才方面,河庄坪镇食用菌养殖产业、园林花卉产业的领军人物,其实都不是本地人,但当地的政府班子既有求贤若渴的态度,也懂农业、懂企业,能与他们在同一话语体系下沟通,同时还能拿出实实在在的扶持政策,因此才能“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这些人才到来之后,当地也能为其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并且愿意让他们深度参与创新创业产业发展联盟的建设,因此能使外来人才对本地有归属感。不论是科技人才、创业人才还是农业人才,当地都能“搭台唱戏”,使他们在产业链内各自做最擅长的事。最后,这些人才建立先进产业、雇用本地居民参与工作、学习技术,也使得当地能够培养出新的青年人才。

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并非孤立的“平行线”,而是相互交织的“并行线”。重视科技创新,才能制定理想的人才战略;以人才为基础动力,才能推动科技创新。未来,各地乡村不妨多关注潜在科技创新点,竭尽所能做好人才工作,为乡村振兴汇聚青春昂扬、锐意进取的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吴青
相关推荐
科技创新+人才战略,为乡村振兴展示更多可能

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并非孤立的“平行线”,而是相互交织的“并行线”。重视科技创新,才能制定理想的人才战略;以人才为基础动力,才能推动科技创新。未来,各地乡村不妨...[详细]

扎根东江村 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2025年6月25日至7月4日,南昌职业大学“青禾乡伴”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奔赴萍乡市武功山风景区麻田镇东江村,开展了为期10天的...[详细]

「乡村振兴在青海」织机声声振兴图

7月10日,走进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阳坡村双彪吉祥氆氇厂,24台织布机正嗡鸣作响,经纬交织间,细密的羊毛线渐次织成深红色的氆氇布料。[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