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清镇市麦格乡:以“红”为韵 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

2025年07月14日 来源:天眼新闻

猫跳河畔,红军足迹犹存,青山绿水间,沉甸甸的果实预示着丰收的喜悦。在清镇市麦格苗族布依族乡观游村,红色基因与绿色产业交织碰撞,正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鲜活篇章。

红色印记: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振兴密码

“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就在这河边驻扎过,‘红军送铺盖’的故事,奶奶讲了一辈子。”站在村口的红军渡口遗址旁,村民熊文英指着潺潺河水,眼里满是对历史的敬畏。1936年2月,红军长征途经观游村留下的16个军民鱼水故事,如同种子般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

转折始于2023年6月——观游村被列为贵州省第三批红色美丽村庄试点。2024年3月,试点建设正式启动,麦格乡以“规划共谋、项目共建、乡村共管、成果共用、发展共联”的“五共”措施为抓手,将党建引领贯穿始终,让村民成为建设主体,用市场化运营理念激活资源,沉睡的红色沃土由此苏醒。

产旅融合:让红土地结出“金果实”

“以前猕猴桃熟了,路烂运不出去;现在‘红军路’修通了,电商直播一开播,订单就来了!”村支书张锦荣站在猕猴桃园里,望着挂满枝头的果实满脸欣慰。2024年,观游村5140亩猕猴桃通过与贵州大学合作的“四改四提”项目,产量突破1000万斤,新建的冷库实现错季供应,光这一项就增收80余万元,“迷猴奇遇记”品牌越叫越响。

红色资源更成了带动发展的“强引擎”。“红色研学+农旅体验+洞穴探险”的特色路线,让观游村成了网红打卡地:石龙洞探洞项目半年接待游客4500人,创收488万元;红色研学迎来7600人次,带动12名村民稳定就业。今年2月的“迎军节”上,259.88万元分红现场发放,既有股民分红,也有务工薪金、土地流转金,200多户村民笑开了花,村民熊文英家领到的350元分红,正是这份喜悦的生动注脚。

步履不停:红色振兴再谱新篇

眼下,观游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二期项目已进入谋划阶段,1371万元资金将投入22个项目:麦格村至观游村的道路将打通交通瓶颈,冷链设施、探洞项目持续升级,肉鸡养殖、农资经销等新产业也在酝酿中。“要让资源发包、物业出租这些模式落地,让集体家底更厚,村民腰包更鼓!”张锦荣的话语里满是干劲。

夕阳下,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里的研学团队仍在聆听红色故事,猕猴桃园里的晚风带着果香,猫跳河畔的流水映着晚霞。从红军入清第一站到乡村振兴样板村,观游村正以红色为韵,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续写着“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吴青
相关推荐
清镇市麦格乡:以“红”为韵 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

夕阳下,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里的研学团队仍在聆听红色故事,猕猴桃园里的晚风带着果香,猫跳河畔的流水映着晚霞。从红军入清第一站到乡村振兴样板村,观游村正以红色为韵,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详细]

东明县刘楼镇:产业兴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从宋庄村订单式秋葵、菠菜套种保障老年就业,到小路店村变“水患洼地”为“莲藕宝地”并谋划农文旅融合,这些项目盘活了土地资源,拓宽了农民尤其是老年群体的增收渠道,通过延伸产业链条、...[详细]

客楼镇:四大抓手强基赋能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近年来,客楼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围绕“责任落实、返贫底线、增收举措、乡村建设”四个重点持续激发乡村振兴发展动力,克难攻坚精准破题,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