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甘肃省灵台县新开乡寺沟村“蔬菜共富产业园”,一排排拱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螺丝椒挂满枝头,甜瓜散发出阵阵清香,一辆辆满载新鲜果蔬的货车从这里驶出,将果蔬送往县城各大超市。
村民正在采摘辣椒
这座占地百余亩的产业园,是灵台县探索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新模式的生动实践。今年初,新开乡创新“支部联建+共富产业园+联农带农”机制,以寺沟村设施蔬菜基地为依托,吸引华掌村、梁家庄村、冯家山村三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抱团入伙”。寺沟村将54座拱棚和14座日光温室打包出租,带动周边村实现年租金收益超过25万元,率先在全县蹚出一条“资源共享、以强带弱、飞地抱团”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咱们村技术服务队每天都在棚里蹲着,从育苗到采摘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寺沟村党支部书记杜文科指着长势喜人的螺丝椒介绍,“这些用‘黄金种植法’培育的蔬菜,病虫害防治有‘土专家’把关,水肥管理靠县农技中心指导,亩均效益比普通棚高出30%以上。”
据悉,今年该村通过出租钢架大棚、托管技术服务,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长,辐射带动120余户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这种“以强带弱、协同共富”的模式正在灵台县全域推广。目前全县已建成5个类似共富产业园,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累计带动脱贫户、监测户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刚采摘的果蔬准备运往超市
在寺沟村产业园务工的村民王录堂算了一笔账:“每月的务工收入,加上土地流转金和村集体分红,今年全家收入能翻一番!”如今,这个曾经“单打独斗”的小村落,正携手周边村庄共同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未来,灵台县将继续探索“订单种植+冷链仓储+电商平台”全产业链模式,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群众增收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更多乡村实现从“一处美”到“全域富”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