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福建农林大学学子深耕莆田药草田: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青春实践

2025年07月03日 来源:咸宁新闻网

响应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号召,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于 7 月 1 - 2 日组建师生实践队,走进莆田市中药材科技小院及产业一线。实践队依托专业知识,聚焦政策导向,深挖药草产业潜力,探索创新发展路径,以科技与智力助力当地农业提质、乡村振兴。

踏访生态农业园 解码药草种植 "绿色密码"

在莆田晖源生态农业园,实践队深入  300  余种中药材种植区,实地观察铁皮石斛、藤三七等药材的仿野生栽培模式。技术人员介绍,通过改良酸性土壤、搭建智能荫棚等适地化措施,园区构建起中药材与本地生态的协同生长体系。更引人注目的是园区布局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其产生的清洁能源不仅满足灌溉等生产需求,更探索出  "光伏板下种药" 的立体利用模式,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对话芦荟产业先锋 探寻返乡创业富民路

"把论文写在乡土上,让芦荟成为致富草。"  在涵江区江夏芦荟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黄向阳向队员们讲述从大学生到 "芦荟大王" 的创业故事。该公司通过 "公司 + 基地 + 农户"  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参与标准化种植,形成从鲜叶采收至医美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实践队与企业围绕种植技术改良、市场渠道拓展展开头脑风暴,现场提出的产学研合作建议已被纳入企业发展规划。

追寻红色足迹 汲取振兴精神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当天,实践队走进闽中革命司令部旧址。泛黄的历史照片与复原场景,生动展现了革命先辈因地制宜开展武装斗争的智慧。队员们感悟到,从当年根据地的  "生存智慧" 到如今药草产业的创新实践,"敢为人先、服务民生" 的精神内核一脉相承,成为激励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精神灯塔。

科技小院里的产学研碰撞 共绘乡土发展蓝图

在莆田中药材科技小院,实践队与技术人员、种植户展开深度交流。作为药用植物根际生态研究的青年力量,队员们针对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田间难题,现场分享微生物菌剂应用等创新方案。小院负责人介绍,这种  "高校智力下沉 + 乡土实践反馈" 的模式,正推动多项科研成果在莆田药草种植区落地转化。

"从药草田间到科技小院,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多元可能。"  实践队指导老师林生副教授表示,此次调研不仅让学生将专业知识与产业需求深度结合,更积累了可复制的 "生态种植 + 科技赋能 + 红色引领"  乡村发展范式。据悉,实践队后续将整理形成《莆田药草产业振兴建议书》,为地方特色产业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责任编辑:杜烽
相关推荐
福建农林大学学子深耕莆田药草田: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青春实践

"从药草田间到科技小院,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多元可能。"  实践队指导老师林生副教授表示,此次调研不仅让学生将专业知识与产业需求深度结合,更积累了可复制的 "生态种植 + 科技赋能 + ...[详细]

古方新韵:当瑶浴遇上政策东风,金秀泡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如今的金秀,药浴蒸汽氤氲出的不仅是健康价值,更是“政策保护+科技赋能+文化创新”的乡村振兴范式:政策搭台让非遗“活”起来,科技赋能让产业“强”起来,文化铸魂让品牌“亮”起来。当宏...[详细]

奏响青年与乡村振兴的“协奏曲”

乡村发展,关键在产业和人才。暑期,青年入乡实践调研和乡村振兴主题竞赛等,成为一股新的潮流。我们也关注到,近年来,返乡成为年轻人的选择。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他们告别城市...[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