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激昂浪潮中,咸阳市旬邑县湫坡头看花宫村正以“三色解码”破题突围——上百亩药田泼洒生态绿,通过“农文旅+”基因重组,从“靠天吃饭”到“靠链生金”,看花宫村用一场产业生态的“三维变革”,为黄土高原上的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
农旅+药膳,为乡村振兴“添味”
湫坡头镇坐拥上百亩生态中药材种植基地,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成为其发展的坚实根基。在此基础上,村里深挖中医药文化内涵,将其巧妙融入乡村旅游之中,推出极具特色的“二十四节气药膳宴”。把当归、黄芪等道地药材精准地融入菜品。春天,万物复苏,以枸杞、野菜精心烹制的药膳适时上桌,具有养肝明目、清热化痰之效,助力游客活力满满开启新一年;寒冬腊月,热气腾腾的当归羊肉汤端上桌,醇厚汤汁裹挟药材滋养,为游客抵御严寒,带来由内而外的温暖。这一特色药膳宴,不仅满足游客味蕾,更赋予乡村餐饮独特文化魅力,吸引众多美食爱好者纷至沓来,有力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
农旅+体验,盘活乡村文化资源
中医养生馆让游客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养生之旅,现场把脉交流、体验适宜技术、辨识体质治未病,品尝养生茶饮,学中医养生功法等让游客深入了解自身身体状况,依据辨识结果收获个性化养生建议,让健康生活更具针对性。这些体验项目,既传播了中医药知识,又为乡村旅游增添互动性与吸引力,游客停留时间延长,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有效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定期举办名医坐诊活动,知名中医专家亲临现场,为游客把脉问诊,凭借丰富经验与专业知识解答健康疑惑,传承和弘扬传统养生文化。中医养生馆提升乡村旅游品质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提供健康保障,促进乡村健康产业发展。
农旅+红色教育,点燃发展新引擎
看花宫村借助陕北公学这一宝贵红色资源,精心打造“重走红军路”研学线路。村中串联起陕公校史馆、军民同心井等红色遗迹,配套开发农耕体验、非遗剪纸工坊、旬邑苹果采摘等特色业态,让红色教育与生态休闲深度交融。游客可夜宿乡村民宿,枕着星光去感受抗日战争时期那份红色血脉的传承力量。这片培育出万余名革命骨干的沃土,正以蓬勃新姿迎接八方来客,这将进一步提升看花宫村的文化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探寻历史、感受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驱动力。
农旅+民宿,绘就乡村美好画卷
在生态旅居方面,看花宫村匠心独运地改造300平方米乡村民宿。民宿保留乡村原有质朴风貌,融入现代化装修理念与设施配备。踏入民宿,木质家具散发自然气息,古朴装饰风格尽显乡村韵味,瞬间将游客带入充满诗意的田园生活。尤为特别的是,民宿贴心配备中医养生馆,游客住宿期间随时随地可享受专业中医理疗服务。这种生态旅游与中医康养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满足游客对高品质乡村旅游的需求,吸引大量追求健康、休闲生活的游客前来度假,提升乡村旅游附加值,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让乡村更加宜居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展示窗口。
未来,湫坡头镇看花宫村将以“三产融合”为笔,以“振兴密码”为墨,打造集文化体验、康养度假、红色教育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模式,贯通产加销全链条,融合农文旅多领域。通过“政策搭台+村企联营+村民分红”的运营体系,借助农文旅融合的“化学反应”,催生乡村振兴的“乘数效应”,为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增添一抹靓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