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 | 乡村振兴路上尽显“科技范儿”

2025年04月29日 来源:央广网

“实施智能化育秧后,每天可作业10000盘,可供约400亩土地插秧使用。”如皋市白蒲镇合兴村党总支书记陈永建介绍,水稻全自动智能育秧流水线,是集机电化、标准化、自控化为一体的新技术,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工操作,还大幅提升了效率。

水稻全自动智能育秧流水线

日前,江苏南通举行“乡村全面振兴,书写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主题新闻活动,在如皋、如东两地走访观摩时,记者注意到,江海大地农业农村现代化蓬勃发展,乡村振兴路上尽显“科技范儿”。

近年来,如皋以合兴村优质稻米基地为核心区,建设南通市级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实现智能育秧、机插、烘干、仓储、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为全市大米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科技赋能之下,如皋精心打造的“梓韵”大米实现量质齐飞的同时,蔬菜也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优势产业。

位于如皋市搬经镇的中皋农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线上,成千上万颗甜豌豆集体经历从新鲜到“速冻”的过程。一筐筐绿油油的甜豌豆经过清洗、烫漂、筛选、冷却等多道工序,被打包进入零下20摄氏度的冷库,不久后将出现在海外食客的餐桌上。

速冻蔬菜全自动化生产线

据了解,该公司目前已建成2条速冻蔬菜全自动化生产线和1条速冻玉米全自动化生产线、3000吨速冻蔬菜智能化高位冷库1座、200吨保鲜库1座,形成了年产15000吨的蔬菜加工能力,主要包括如皋黑塌菜、青毛豆、蚕豆等产品,用科技力量锁住了“田间味道”。

与如皋相邻不远的如东,地处黄海之滨,海洋资源丰富。2024年,如东县水产品总产量达34.4万吨,渔业总产值达198.3亿元。

在黄海边上的江苏海川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秉持“科技兴农、绿色发展”的理念,成为南美白对虾行业标杆企业。

“我们设立了3家技术服务中心,配备20多名水产技术人员提供‘一对一’技术指导,年均服务养殖户超2000户。”该公司董事长姜跃忠介绍,通过与上海海洋大学共建产学研平台,开展“生物絮团养殖”“循环水养殖”等新技术试验推广,公司每年培训1000人次以上,推动区域养殖模式向集约化、智能化转型,单位亩产效益提升30%。

“科技范儿”不仅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之滨,还在鲜花盛开的温室大棚里。走进如东县虹桥村宜佳家庭农场,姹紫嫣红、各色品种的蝴蝶兰争相斗艳。

宜佳家庭农场智能温室

“我们依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温室全天候无人化自动运行,改善了花卉品质,调节了花卉生长周期,实现全年候供应,深受消费者喜爱。”该农场负责人介绍,目前智能温室10000平方米,引进进口高档蝴蝶兰品种40多个,年产蝴蝶兰成花13万株。

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科技支撑。最近,南通出台的市委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就专门提到了要“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当地相关官员表示,该文件主题鲜明、目标聚焦,针对性、创新性较强,是南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作战图”。下一步,南通将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兢兢业业、干字当头”的拼劲,奋力书写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杜烽
相关推荐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 | 乡村振兴路上尽显“科技范儿”

“实施智能化育秧后,每天可作业10000盘,可供约400亩土地插秧使用。”如皋市白蒲镇合兴村党总支书记陈永建介绍,水稻全自动智能育秧流水线,是集机电化、标准化、自控化为一体的新技术,不...[详细]

以人才破题乡村振兴 “村长班”探索新农人培育长效机制

2024年11月,来自全国19个省份的100名村支书、村委会主任齐聚,参加了为期一周的乡村振兴“村长班”。他们中既有20多岁的大学生村官,也有扎根基层几十年的老支书;既有来自欠发达地区的村干...[详细]

科技赋能担使命,央企担当助振兴——四川遂宁联通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近年来,遂宁联通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五新工程”十大行动为抓手,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建设新路径,为遂宁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