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江口市的广袤田野上,季节的画笔描绘着不同的色彩。
深秋时节,驶入习家店镇五龙池村,一条新硬化的水泥路在千亩烟田与金黄油菜单间蜿蜒,勾勒出田园的静好韵律。
植保无人机在空中划过优雅弧线,崭新的烟农服务中心里,人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期待。这片曾经的“补丁地”,在丹江口市烟草专卖局的精准帮扶下,正奏响一曲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三部曲。
方波与他的“家庭农场”
“过去土地不连片,种地赚不了几个钱,人都往外走。”改变,始于一场静悄悄的“土地革命”。
面对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土地撂荒风险加剧的困境,丹江口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开出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良方。
该局通过“三权分置、利益共享”的创新模式,将分散在各家各户的土地重新“编织”起来。
村民以土地承包权或资金入股,村集体则以闲置的资产、资源抵押入股,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集体与个人的命运前所未有地同频共振。
这场变革,让千亩零散土地重获新生。
今年56岁的方波,是习家店镇五龙池村的老烟农,也是这场土地变革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
多年的种植经验,让他熟练掌握了从移栽、植保到分级的全套技术,是十里八乡公认的种植能手。
他敏锐地抓住了合作社整合土地的机遇,将其他外出务工乡亲撂下的土地流转过来,发展起了规模达70余亩的家庭农场。
“前段时间雨水是挺频繁,但咱们这烟田规划得好,排水通畅,烟叶长势一点没受影响,你看这一片片,多肥厚宽大!今年肯定又是个丰收年。”
方波乐呵呵地站在田埂上,一阵凉爽的风吹过,漫坡遍野的烟叶如绿色的海洋般碧波涌动。
“采收、晾制是辛苦,但种植收入有保障,算下来,比很多人出去打工挣得还多!”规模化的经营,不仅让他自家收入稳定,还吸纳了村里一批劳动力就业,实现了共同增收。
“以前冬天田里就长满杂草,看着都心疼。现在烟叶收完立马种上油菜,既能养地又能卖钱,一举两得!”村民齐红莲指着那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仅去冬今春,全村冬闲田利用率就超过了90%,仅油菜种植一项就为村集体增收超过20万元。
费喜安与他的“智慧农业”
土地规模化经营,对技术和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丹江口市烟草专卖局指导建设的烟农服务中心,成为了这场农业转型升级的“智慧大脑”和“中枢神经”。
烟农费喜安是这套现代化服务体系的典型受益者。作为一名“85后”新农人,他于2020年结束外出务工生涯返乡创业。
一次与村民的闲聊中,他了解到丹江口市种植雪茄烟叶有着诸多优惠政策和良好前景。经过慎重思考,他大胆开启了雪茄烟叶种植之路。
“创业初期确实遇到了不少技术难题,多亏了烟站的技术员,随叫随到,耐心指导。”费喜安说。
在烟草行业各项扶持政策和乡镇产业帮扶带动下,他靠着肯学肯干的劲头,种烟规模越做越大,效益也越来越高。
最让广大烟农称道的,是覆盖全程的生产托管服务。丹江口市烟草专卖局筛选了一批信誉好、设备全的专业服务组织入驻平台,烟农通过手机APP就能轻松预约耕、种、管、收各个环节的机械化、专业化服务。
“现在种地真是方便多了,手机上一点,拖拉机、植保无人机就按时来了,咱也当起了‘甩手掌柜’!”费喜安笑着说。在他身后的烟田里,现代化农机正有序作业,勾勒出智慧农业的新图景。
今年,丹江口市雪茄烟叶种植面积已达2800亩,惠及烟农100余户。在烟草部门的积极探索和持续推动下,农民种植收入稳定增长、户均收益持续增加、多元产业蓬勃发展……一条“主业稳增收、多元促增收”的农民增收新路子越走越宽广。
余建成和他的的“红火日子”
均县镇三里坡村的余建成,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忆起过去,他感慨道:“那会儿日子过得紧巴巴,一家人挤在破旧的老平房里,看不到啥希望。”
转机发生在他开始坚持种植雪茄烟叶之后。凭借勤劳和政策的扶持,他每年种烟收入稳定在5万元以上,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致富,先修路”。道路硬化被列为头号工程。丹江口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积极奔走,多方争取资金,对村里主干道进行了全面硬化和升级,并同步修建了排水沟,彻底解决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尘”的窘境。
如今,笔直平整的水泥路直通田间地头和家家户户,它不仅是产业运输的“动脉”,更是通往村民心坎的“舒心路”。
余建成家不仅翻修了房子,青瓦白墙,房屋宽敞明亮,液晶电视机、洗衣机、热水器等现代家电一应俱全。“在我们村里,不少农民都靠着种植雪茄购买了小轿车、盖起了楼房、供孩子上了大学。如今,我们烟农的收入越来越高、日子越过越好,幸福得很嘞!”他的故事,正是丹江口市广大烟农依靠这片“金叶”实现命运转折的生动缩影。
“现在路修好了,水通到了地头,环境美了,晚上能散步锻炼,闲时能看书学习,日子越过越舒心!”村民柯尊祥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一片小小的雪茄烟叶,激活了一方产业;一套创新的服务体系,富裕了一方百姓。五龙池村的探索,成功打造了“组织化经营、专业化服务、人性化扎根”的乡村振兴样本,其经验已在丹江口市多个烟叶产区生根发芽,带动着17个行政村共同发展“烟叶+”复合产业。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不再是桃花源中的遥远幻想。在丹江口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片历经变革的“绿叶”,真正成为永不褪色的“黄金叶”,让乡村振兴的画卷越绘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