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以实干绘就乡村振兴新“丰”景

2025年09月29日 来源:千龙网

金秋九月,稻浪翻金、果香满枝,农民丰收节不仅是亿万农民的“庆功宴”,更是检验“三农”工作干得实不实、成效好不好的“试金石”,尤其把党员干部、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该“往哪走、怎么干”标得清清楚楚。

强基固本,下好乡村振兴“一盘棋”。乡村要振兴,组织必先行。办好农村的事、激活乡村的潜力,关键在于把基层党组织建得更强、把党员队伍炼得更硬。要持续优化基层领导班子选配,既选“能带富”的带头人,也配“善治理”的好帮手;用好驻村第一书记“领头雁”,建强党建助理员“生力军”,让骨干力量沉在乡村一线。要锚定补短强基,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对症下药”,从班子建设、制度执行、服务群众等方面逐项整改,彻底打通基层治理“堵点”。更要深耕红色试点村、产业示范村等党建品牌,把“一地经验”总结成“通用打法”,将“短期成效”固化为“长效机制”,让更多有时代感、接地气的先进典型冒出来,以点带面激活乡村振兴全局动能。

智赋农业,打开产业升级“新空间”。当下,智慧农业正掀起一场“指尖上的革命”,传统农业的生产逻辑正在被重新定义。要让智慧技术真正扎根田野,既要“给政策”也要“给支持”,拿出减税降费、专项补贴、低息贷款等“诚意”,鼓励科研机构攻关核心技术,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敢投、愿投智慧农业设备。更要做好“技术翻译”,党员干部要当好“宣传员”“技术员”,把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从会议室的PPT变成田间地头的“实操课”,手把手教农民看数据、用设备,让“会种地”变成“慧种地”,用智慧力量让土地多产粮、产好粮,推动农业从“靠天吃饭”向“知天而作”跨越。

聚才兴农,筑牢乡村振兴“硬支撑”。“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破解人才供给难题,就是抓住了农业科技革命的“牛鼻子”。引才要“按需定制”,结合各地特色产业,精准引进懂技术的“田秀才”、懂市场的“农创客”、懂管理的“新农人”,同时盘活本土人才,通过师带徒、老带新,培育一批扎根乡土的“土专家”,让人才队伍既有“外来活水”也有“本土根基”。留才要用心用情,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变现”,让科研人员有收益、有奔头;也要把人才服务做到位,改善实验室条件、解决子女入学、提高生活补贴,让人才在乡村能安心搞研究、放心干事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责任编辑:吴青
相关推荐
以实干绘就乡村振兴新“丰”景

金秋九月,稻浪翻金、果香满枝,农民丰收节不仅是亿万农民的“庆功宴”,更是检验“三农”工作干得实不实、成效好不好的“试金石”,尤其把党员干部、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该“往哪走、怎...[详细]

山东临沂创新“四雁”孵化模式赋能乡村振兴新征程

2022年12月,山东省临沂市发布《关于深化实施“四雁工程”的指导意见》,深入实施“四雁工程”,加快打造具有沂蒙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临沂市农业农村局、临沂市财政局加大涉农资金整合...[详细]

念好“三农”服务经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金风送爽粮满仓,乡村振兴谱新章。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马庄乡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用切实举措破解发展难题,让乡村沃土焕发新活力。[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