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阳县南龙乡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通过持续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工作机制,建强南龙乡村人才雁群矩阵。
精准“选”才,拓宽带头人来源。该乡将选优配强村级“头雁”作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村“两委”班子优化提升,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三年储备计划。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遴选等多种渠道,重点从优秀年轻党员、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产业能手、退役军人等群体中广泛物色,目前已建立28人的村级后备人才库,含13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同时,选派15名优秀人才至乡、村两级跟岗锻炼,强化实战能力,确保人才“选得准、备得足、用得上”。
系统“育”才,提升人才能力维度。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开展针对性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干部政策水平和产业能力。全面推行“结对帮带”机制,由乡干部、老支书等担任导师,“一对一”指导助力成长。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目前全乡配备专职化干部46人,村干部中35岁以下占比34.78%,平均年龄41岁,大专以上学历达67.39%,实现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转型。
科学“管”才,强化管理机制效能。建立健全人才信息档案和动态管理机制,对后备人才实行“一人一档、跟踪考评”,依据实绩动态调整。严格执行村干部坐班、目标管理、年度考核等制度,将基层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等纳入核心考评指标,推动干部履职担当。今年以来开展绩效考核3次,评优44人次,基本合格18人次,树立“干得好才能上、实绩好有出路”的鲜明导向。
大胆“用”才,突出人岗相适精度。坚持因事择人、以岗定人,积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让人才在一线施展才华。注重把有潜力、有闯劲的后备人才放在产业发展、矛盾调解、项目建设等关键岗位锻炼,鼓励年轻干部牵头集体经济项目、参与民生实事办理。化解村企纠纷10余起,有效提升企业满意度,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正成为乡村振兴中坚力量。目前,累计选派4名人才至企业、田间开展服务,走访企业20余次,协调解决用水、用电等问题1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