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要闻>> 乡村振兴>>正文内容

红色引擎激活红山区三道井子村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2025年09月16日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

“组织强了,人心齐了,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在文钟镇三道井子村,村民经常这样感叹。近年来,三道井子村党总支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一步步将乡村振兴的蓝图变为现实。

筑巢引凤,能人返乡助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三道井子村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在“育才、引才、用才”上下足功夫。近年来,全村共发展大学生党员5名,储备后备干部8人,培养本土能手4人,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村党总支还积极联络在外乡贤,建立人才信息库,吸引他们返乡投资创业。村民吴海涛是返乡创业的代表之一。“以前在外面打工,总牵挂家里。现在村里政策好,回来承包荒地种果树,一年能挣二十万。”他笑着说。

生态优先,乡村颜值变产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三道井子村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完成林地绿化1200亩,村庄植被覆盖率恢复至50%。“现在村里干净多了,路修好了,路灯亮了,厕所也改了,住着特别舒心。”村民李大姐满意地说。村子还借助近郊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广林下经济400亩,打造黄玉圣女果、火龙果等特色品牌,推动农文旅融合,真正让“好风景”带来了“好钱景”。

整村谋划,资源盘活产业兴

发展产业,规划先行,村党总支牵头制定产业规划,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和资源整合,完成1000亩高标准梯田改造,形成“党总支+合作社+村民”运营模式。村民刘志杰说:“土地流转以后,我在合作社干活,收入增加了,越来越有奔头。”村里还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以乡村近郊旅游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模式,真正把“死资源”变成“活资产”。

治理有效,文明乡风暖人心

三道井子村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化网格管理,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推广积分制,激发村民参与热情。“现在办酒席不攀比了,邻里纠纷也少了,大家心思都放在发展上。”村民薛大爷感慨道。党总支还联合区直单位打造文化广场、法治广场,开展文艺演出、送医下乡等活动,丰富村民生活,传播文明乡风,切实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安全感。如今的三道井子村,党组织强了,人心齐了,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

果蔬大棚里生机盎然,乡村街道整洁美观,村民们的笑声多了,致富的脚步更快了。“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更是党组织带着我们拼出来的!”这已成为全村人的共识。未来的三道井子村,将继续沿着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道路稳步前行,让产业更强、乡村更美、百姓更富的幸福图景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延展。

责任编辑:吴青
相关推荐
红色引擎激活红山区三道井子村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三道井子村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在“育才、引才、用才”上下足功夫。近年来,全村共发展大学生党员5名,储备后备干部8人,培养本土能手4人,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村...[详细]

宁夏固原:“百美村庄”靓丽答卷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9月15日,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官厅镇副镇长朱丽娇带领下,记者走进宁夏首个“百美村庄”——薛庄村,一股醋香味便直冲鼻腔,醇厚的香气逐渐弥漫开来,带着粮食发酵后的特有气息。寻香而去,发...[详细]

张家界:桑植唱响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新乐章

夜幕降临,村晚现场灯火璀璨,民歌联唱、摆手舞、乡村小品轮番上演,村民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繁星之下,歌声越过山峦,传入远方,讲述着一个千年古村在新时代的自信与活力,...[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