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十几分钟到厂里,月工资6000余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比在外打工强多了!”4月7日,宿城区龙河镇靳桥社区企建石材产业园内,返乡就业的居民陈红脸上洋溢着幸福。这个由社区与企业共同打造的产业园,正成为周边百姓的“家门口致富站”。
记者了解到,2021年,靳桥社区抓住“乡村所需、企业所能”的契合点,与江苏企建石材有限公司签订联建协议,投资800万元村集体资金新建7000㎡标准化厂房,在土地入股、厂房建设、就业带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目前,该产业园入驻企业32家,其中石材类28家、建材类4家。
“我们守着新扬高速和347省道的交通枢纽优势,今年还计划入股新建的金属建材产业园,新增就业岗位200个。”宿城区龙河镇靳桥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则山介绍。
数据印证着发展成效:截至目前,企建石材产业园每年为社区集体增收超110万元,带动就业超400人。
以动力强劲的产业和项目,强化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从而带领群众迈向共同富裕之路,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流。像企建石材产业园这样的“村企联建”项目,在宿迁也并非个例。
今年,宿豫区关庙镇泰山村主动融入镇域产业发展体系,出资150万元成立宿迁久邦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精密制造标准化样板车间,推动集体经济从“单一收租”向“价值创造”转型。
“预计4月中旬,该科技有限公司可全面投入生产经营,年产值可达200万元,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5万元左右,并带动2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宿豫区关庙镇泰山村党委副书记赵慧祥说。
在此基础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全市各地正在积极探索“闲置资源”利用模式,创新村企合作路径,让闲置低效的“沉睡资源”转变为富民强村的“活力源泉”。
以泰山村为例,该村还精心梳理闲置资产资源,新建、改建厂房4栋。去年,该村以资产入股方式成功招引江苏江磊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
江苏江磊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车间印证着这种转变。“今年1月至3月,我们公司开票额已经突破600万元,预计全年开票额可完成年初既定目标。”江苏江磊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家伟信心满满地说,随着产能增加,该公司预计可带动50人左右就业。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宿迁市村企联建覆盖率达100%,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80.1万元,同比增长1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2.6万元,同比增长7% 。
现如今,宿迁广袤乡村,一个个“村企联建”项目正变成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成为乡村振兴的推动器。这些项目的落地达效,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还赋予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未来,随着越来越多大项目、好项目涌入乡村,乡村振兴这辆列车将继续奔腾向前,前景光明的振兴篇章未来可期。
“骑车十几分钟到厂里,月工资6000余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比在外打工强多了!”4月7日,宿城区龙河镇靳桥社区企建石材产业园内,返乡就业的居民陈红脸上洋溢着幸福。这个由社区与企业共同...[详细]
4月9日上午,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殿勋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开展农...[详细]
2025年海南省委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9日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共海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财办(省委农办)主任李逊敏说,今年海南省委一号文件框架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