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乡村振兴网>> 活动>>正文内容

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镇举办媒体采风活动 多元视角展现乡村振兴新成果

2025年11月13日 来源:中国发展网

11月8日是第26个中国记者节,汕头市潮南区邀请媒体人11月5日深入一线,运用“媒体+产业”、“媒体+文化”、“媒体+旅游”等视角挖掘并宣传潮南区在土地综合整治、现代农业发展、农旅融合及非遗传承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本次采风活动主要围绕潮南区井都镇,通过“媒眼看井都”深度观察和沉浸式体验的方式,深刻感受井都镇独特魅力、精彩蝶变和未来发展潜能。

井都是潮南区农业大镇,2024年农业总产值达14.46亿元,相较于2022年农业总产值增长24%;2025年上半年农业生产总值达8.33亿元。农业产业“家底”厚实,拥有省级菜篮子基地6家、省级粤字号品牌3家、绿色食品企业2家、无公害农产品16家及基地约2000亩,重点发展蔬菜、甘薯主导特色产业,深化“公司+基地+农户”联结机制,成功获评省第三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蔬菜专业镇,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家,种养专业合作社32家,以及台湾农民创业园,生猪省级、甘薯市级和蔬菜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持续推进“井都萝卜”地理商标及“圳品”认证,实施“井都优品”集体商标推广,成功举办2025年井都镇农特产品展销会,促进产销对接,做强“德兴养猪”“长和番薯”“城九菜脯”“廷顺咸菜”等“井都字号”品牌。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生猪省级、蔬菜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已全部完工。甘薯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7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已完工14个,引领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乡土文化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灵魂,体现着乡村更深层次的价值。

井都咸菜历史悠久,它的口感和做法接近于周朝所载的“菹”。它在潮汕地区也由来已久,从原材料的芥菜潮汕人便有着自己独特的技艺,加上这里的气温和老农们长期对天时地利的极致利用,一直是民间常见而又受欢迎的小菜。井都咸菜制作技艺正是秉承了四代人一百多年的咸菜制作经验,传承着井都咸菜的技艺。探访廷顺咸菜工厂“井都优品”品牌建设情况,进一步了解咸菜、菜脯从传统制作工艺到现代化、标准化生产的过程,通过包装、营销、口味创新让传统咸菜“焕发新生机”,品尝新开发的咸菜衍生产品如咸菜咖啡等。

井都“十里银滩”旅游产业项目依托井都镇 7.5 公里及周边林地、沙滩自然风光及原有虾塘鹅塘养殖区,结合海岸线全线环境整治、生态提升;打造集度假休闲、水上水下运动、海洋科普教育研学、社会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依托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平台,“十里银滩”旅游产业项目将集成专项债资金和社会资本,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相关支持政策,打造井都镇滨海休闲旅游新形象。整个项目包括海岸生态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提升等全线配套工程和潜水基地、露营基地等滨海特色旅游景观建设等工程。井都充分发挥滨海生态资源,加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进展成效,展现未来滨海旅游的潜力,建设甜心湾潜水基地和露营基地等旅游品牌,力争打造亚洲最大陆上潜水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促进文旅产业与生态修复相融合,推动三产融合新进程。

责任编辑:吴青
相关推荐
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镇举办媒体采风活动 多元视角展现乡村振兴新成果

11月8日是第26个中国记者节,汕头市潮南区邀请媒体人11月5日深入一线,运用“媒体+产业”、“媒体+文化”、“媒体+旅游”等视角挖掘并宣传潮南区在土地综合整治、现代农业发展、农旅融合及非...[详细]

防城区“文明实践 文化城圩”活动赋能乡村振兴

据悉,岽军村曾是盐碱地的“不毛之地”,2019年40亩海水稻试种成功后,如今已发展为250亩双季稻种植规模。该村创新“海水稻+禾虫”共生模式,建成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打通“种植—加工—销售...[详细]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会来闽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对接活动

10 月 22 日至24日,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李国娟率上海市农科院支社主委薛永、副主委冯娜、社员周文宗、陆世钧、马坤、万家宁等6位专家一行到三明市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对接活动。社福建...[详细]

返回顶部